網站首頁關於誠敬儒資訊中心文化服務產品服務文化樂園招商加盟招賢納士聯繫我們
 
文化乐园
    德育故事     经典精读     儒家有约     圣贤恩泽     修学次第     善文赏析     其他资料下载    德音雅乐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为:首页 >> 文化乐园 >> 经典精读
 
《群书治要360》65
作者: 发表时间:2016-09-28 浏览次数:804 次

第二十二01

  结果黄门侍郎刘洎接着说:“陛下拨乱反正,因为唐朝以前的战乱延续了很长时间,所以能够拨乱反正让天下安定,这样的功业确实是很难得的,就像刚刚长孙无忌大人所说的一样。然而最近有人上书给皇上,他们所讲的这些道理,皇上你听了有不是很称心如意的,就会马上当面跟他们问个水落石出,要追根究底,甚至于觉得他讲的不对的,马上就批评他、指责他了。而皇上你这个态度,马上批评、指责,他们就觉得很惭愧,就不大敢再劝你了。皇上你现在这个态度,可能不是能奖励大家继续劝谏你的一个好态度。”
  结果太宗听完了,“你讲的很对”,太宗说:“当为卿改之。”我当为了你这么宝贵的劝谏,好好把它改过来。所以太宗是珍惜臣子劝谏他的缘分。我们听到这里,以后面对别人劝我们,我们要笑着对他说:“感谢你护念我,我一定珍惜你这一份情义,一定为你把它改过来。”大家有没有这份气概?每个人劝我们,我们就对他讲,“好,我一定尽心尽力改过来,不辜负你,改给你看。”大家能不能做到?所以德行要提升,得下决心才行,不能再随顺这些习气。这么好的教诲,这么好的榜样,我们马上领受、效法他。
  而这个过程,大家看,人要看到自己的问题真的不容易,这都是最近发生的事,也是要刘洎帮太宗提出来。而提出来了,我们得放下面子肯改才行。其实这个修道的路,过程当中,光是把这个面子放下,不容易,感觉很像扒皮一样。大家扒过皮没有?痛不痛?那请问大家,改正习气要扒几次皮? N次,很多次。而且人家帮忙,你要很能接受,要不觉得难堪,不觉得难过,然后也不能恼羞成怒,人家才好帮助我们。人家帮你扒皮,你要感谢他,“谢谢你,你是我生命当中的贵人。”
  而且真正是扒皮、改习气了,才谈得上修身,才是真干,不然其实都是做学问而已,研究研究而已,自己很难提升德行,很难受益的。那天我跟我们陈真老师讲道:“修行常常要人家帮忙扒皮。”结果陈老师说:“不要等别人扒了,自己赶紧自己扒最好了。”那这个太正确了。有过失,自己念头不对,自己马上能警觉到,那是最可贵的。这个叫自知之明,“自知者明,知人者智”。首先要先看到自己的过,能改自己的过。
  所以孔子赞叹颜回,“有不善未尝不知”,自己有不对了,马上察觉;而且知道以后,“知之未尝复行也”,就是知道以后,就不再重犯同样的过失。这个不贰过很可贵。肯不贰过,还是懂得自爱,懂得爱人。孩子看着我,身边的人看着我,我要给他们做好榜样,不能再随顺习气了。这样就能警觉性很高,督促自己不贰过。
  而我们看到这一段叙述过程当中,刘洎通达人情事理。您看,他一开始讲,“皇上你建立的功业,就像长孙无忌大人他们讲的一样”,他先肯定前面人讲的话,不然他们说,“皇上你功劳很大,没有过失”,然后他马上接话,“哪没过失,有过失啦!”那不就得罪了那些大臣吗?所以人情练达皆文章。人家讲对的部分肯定,不对的部分他把它补起来就好了,不要好像以自己的才智、以自己的智慧让别人觉得我高你低,我看得到,你都看不到,无形当中让人不高兴,形成对立,这样也不好。毕竟臣子之间对立了,也是增加皇上的担忧跟皇上的负担。
  所以我们在团体当中能够调剂好人情,言语柔和,不以才智盖人,这也是让团体能比较和睦,也是让领导者少担忧这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状况。很多人很有才华、很聪明,可是他的领导每天要伤他的脑筋,因为他常常言语得罪人,搞得团体里面人心不和。
  所以刘洎先肯定了前面大臣。接着,因为他肯定以后,皇上也会比较欣喜,接着再很诚恳的提出来,“最近皇上你面对劝谏,好像在态度上比较会质问臣子,让他们都不敢把话讲完、讲透。反而被你这么质问之后,话都说不出来了,这样可能往后劝谏的风气就越来越衰弱了。”所以故事当中,应该每一个主人翁,他们的处事态度都是我们的学处。
  而明主,他能“开敢谏之路,纳逆己之言”,这个非常难得。上位者有这样的心,往往有时候上位者一个态度表明了,但还是没有人劝,个中是什么原因,那上位者自己要去理解。或者是这些大臣要能洞察得到,然后提醒上位者,不然上位者搞不清楚:“我都已经能接受了,为什么大家还是不肯劝?”
  在齐桓公时代,齐桓公特别整修了一个地方,而且那个地方还可以挂火把,提倡大家来劝谏他,纵使劝到半夜了,没关系,火把点上继续讲。结果过了好几个月,一个人都没有,齐桓公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后来有一个乡间的人第一个来劝他,结果他就给齐桓公讲:“我今天来跟桓公你介绍九九乘法的方法。”大家学过九九乘法吧?你们没有学过吗?二一二、二二四,不然在大马称为什么?乘法表。我刚才说九九乘法表,你们怎么没有反应?
  桓公一听,“这样的东西有什么好跟我讲的,这么简单。”结果这一位乡野的百姓就跟桓公讲,“桓公,这些大臣、百姓们都觉得你很有学问,所以不敢来劝你,觉得讲的你都懂,心里觉得好像反而被你见笑了,不敢讲了。可是今天我是一个鄙俗的人,而且还拿这个九九乘法来跟你讲,你都能接受了,这个消息传出去,人家都敢来劝你了。”
  所以这一个人,他能体恤到臣民心理上的想法,用这个很善巧的方法,自己带头,然后让臣民的心念负担放下,“这样桓公都能接受了,那我们也进谏忠言吧。”所以他这么一讲,齐桓公听了,很有道理,原来他能体恤到臣民的心理负担,封赏他,让他回去了。后来,就很多人敢来劝谏齐桓公了。
  我们感觉到很多读书人,或者是有见识的人,他们体恤人心特别敏锐。而其实能体恤人心,主要就是我们能放下自我。你看上位者说:“我都已经说了,可以劝了,怎么大家都不劝?”其实讲这个话的时候,还是站在谁的角度?自我中心,“我都已经这么做了,怎么还不劝?”那还是要求别人。假如想,“都已经讲了,为什么他们还是不劝呢?”一设身处地,“他们的顾忌在哪里?担忧在哪里?”一转念就能感受到对方的心情,就能够引导大家放下那些挂碍了,可以真诚相待。所以成就一件事,都还得要这些有心人、善解人意的人来促成。
  我们再看下一句,第四十九句,在第九册一千一百六十七页,第五行,我们一起把它念一遍:【舜曰。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故治国之道。劝之使谏。宣之使言。然后君明察而治情通矣。】舜王他面对大臣说到了,我假如有违背,这个“违”,违背古圣先王的教诲,或者是这个“违”也是违背德行,有做出不对的事。这个“弼”就是辅弼,就是你们要辅助我,要护念我,你们要纠正我的过失。这个“汝”就是指这些大臣,你们不能够当面顺从我,反而是退朝以后,背后才在议论我,这样就不妥当了。
  这一段话很可贵,他希望大臣们,只要看到他有过失了,马上提醒他、辅助他。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态度来面对同仁、面对家人。我只要有过失,你们赶紧提醒我,甚至于是哪一句话讲错了,私底下马上要提醒我。因为我们学习传统文化,身边亲朋好友都知道,我们是中华文化的一面旗子,我们说错话、做错事了,都有可能让人家说,“那学的人都学成这样,我看我们别学了。”是吧?我们不愿给圣贤人抹黑,有这样的一种期许,就能这么警觉自己的言行。但自己警觉之外,有时候自己看不到的,还要身边的人提醒。所以告诉身边的同参道友,我这一生一定要成就,所以希望你们帮助我,一有过失赶紧提醒我,不要当面顺从我,反而背后议论。
  我们在团体单位当中开会,都要当面把事情谈清楚,没有什么话不能讲,为什么?大家是为公,为正法久住,哪有什么话不能直接讲,除非有私心了。不能因为顾及人情、顾及颜面,然后把大事给误掉了,这不妥当的。而且因为我们要提出问题的时候,是对事不对人,是真正为团体好,而且也是为对方好。你说,“可是讲了以后,他不高兴了,怎么为他好?”那你是为了他不高兴,还是为了不要让他造孽?他假如错了不指出来,误的是大众的事,那他造的孽可大了。
  所以真正提出来,才是真正爱护他了,我们不要为了顾及人的面子,而把公家的事误了,而把他的修行给误了。大家有这个认知了,为了自己的德行,也为了大众的事、公家的事,都直言不讳把话说清楚。不要开完会之后才说,这个就是很不道德的。所以颠倒、颠倒,我们现在不能颠倒,现在颠倒的现象太多了,不细细想想,不知道;没有人提醒,不知道。每一次开会,有没有意见?有没有反应的?没有。一出门,话特别多。那这个就没有尽本分之外还造罪业了,所以要改这个态度。
  假如没有经典提醒我们,真的我们颠倒的部分太多了。吃饭也颠倒,是吧?你看现在都吃宵夜,经典提醒我们是晚上要吃少的,怎么越吃越多了?没有经典,人连过日子都不会过,你看现在人过日子都过啥样子去了?有一个朋友,他在澳洲,他的侄子读大学。结果十点多他去睡觉,他的侄子跟同学还在那儿happy,还在那儿热闹着。然后这个大学的侄子就跟他讲,“你现在就睡觉?你怎么这么不正常?”所以这个年头,正常都变不正常。然后不正常的人很凶,都觉得他正常,都觉得说,现在就去睡觉了,真不正常,真不会享受人生。
  他那个不叫享受人生,叫作贱自己,跟老天作对了。真的,不对照经典,人真的不会过日子。比方说女孩子穿衣服,请问大家,穿得越庄重、越美丽,是在家里穿还是在外面穿?在家里,是吧?出去外面不要穿太漂亮,招蜂引蝶,乱了社会风气,是吧?
  你看现在男女关系乱了,跟女孩子穿着有关系。在家里穿着庄重了,孩子受教育,先生看了心旷神怡。结果现在是在家里穿得很邋遢,先生都不想看,出去外面人家到处看。古人这个都讲得很清楚,你看我们都不懂,然后现在社会风气又人云亦云,搞不清楚什么叫正道。我那天跟一个朋友讲,很多人练肌肉,练到一块一块的,很多都是受伤的,都是运动伤害。他一听吓了一跳,“我以为这样才叫强壮、健康啊!”你看我们东方练的运动都是很缓和的,练你的精气神,那个才叫健康,不是很激烈。都超过身体负荷,最后都伤身体了。您去调查奥运会百米冠军,平均寿命四十几岁而已。他都不道法自然,都是逞强斗胜。
  所以这些经典让我们为人君、为人臣才知道怎么做才是在道中,什么是君道,什么是臣道。“故治国之道”,所以治理国家的方法、道理要能主动鼓励臣民劝谏,而且“宣之使言”,就是引导他们肯讲出真话来。因为大家都肯反应,肯讲真话了,君主才能明察事情的真伪情况,然后能够“治情通”,就是通晓整个治乱的真实情况,适时的去做好调整。所以为人臣,确实“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而且君臣当中,受国家君主的信任、俸禄,也要竭忠尽孝。
  所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这个是在《论语•季氏十六》,“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就是刚好子路、冉求他们辅佐季氏,季氏犯了很严重的错,子路、冉求他们没有直接指出来,面谏季孙氏。夫子就感叹说,现在你的领导者他做错了,有危急了,你反而不去维持,不去护念他,他用你这个大臣干什么呢?本分就没有尽到了。而应该是什么呢?“陈力就列”,就是尽心尽力去做;“不能者止”就是做了以后不能接受了,这个时候才能够停止。都还没有尽心去做、去克服,就退缩了,或者就不讲了,这样是没有尽到责任的。所以夫子也是透过每一个机会,提醒学生,为人臣或者每一个角色、本分应该怎么样去尽。
  我们接着看第五十句,在第五册七百零九页,在中间的位置,“兴国之君”这里,我们一起来念一下:【兴国之君。乐闻其过。荒乱之主。乐闻其誉。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誉日损而祸至。】我们看这个句子都可以感觉到,上位者的一个态度,影响到整个国家、团体的“兴”跟“衰”。所以越在上位者,越要战兢惕励,诚惶诚恐,因为责任大,影响的面大。我们看到《孝经》当中“诸侯章”,诸侯他是一国国君,都是提醒“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他时时要守住道德,守住他的德行才行。一随顺、放纵习气了,可能这个国家它自身就要有灾祸了。《诗经》的一个比喻,就是他们上位者应该时时保持的心态,叫“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所以有权位了,不是拿着权位去放纵、去耀武扬威,而是要拿着权位去利益他人,然后去成就自己才对。

顶部
 
南京诚敬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苏ICP备14059449号
電話:025-58553676 傳真:025-84369466-888 郵箱:cjrwh@sohu.com
公司辦公地址(新):南京市六合区雄州工业园农商街228号诚敬儒文化
华北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华中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华南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淘宝及客服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