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鲁 任 教
孔子回到鲁国住了几年,昭公死了,定公即位。那时季桓子和他的家臣阳虎专政。
孔子看见政治不上轨道,遂决绝政治,专攻诗书,教授学生。
那时孔子的名声很大。
阳虎想同孔子交际结交。阳虎想见孔子,孔子不肯见。
有一天,阳虎送孔子一只小猪。
孔子觉得不能不去回拜他。于是,打听哪一天阳虎不在家,他就去拜望。
哪知道正凑巧,在路上,恰恰遇着了。
于是阳虎说:“来,我同你说话。怀了宝贝,不肯献出来,可算得‘仁’吗?”
孔子敷(fū) 衍 (yǎn) 他说:“不可。”
于 是阳 虎 又说:“好做事的人反失了时机,可 以 算 得 聪 明吗?”
孔 子说 :“不可。”
阳虎又说:“日月过去了,一年一年不能等你了!”
孔子说:“好的!我要做官了。”
这是孔子敷衍阳虎的说话。阳虎,又叫做阳货。他是个小人。孔子既然不做官,于是就教学生。
他的学生很多。古人说他的弟子“三千”,“三千”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数目,不过说是很多罢了。
我们现在且介绍他的几个最好的学生:
(1) 颜回,山东人,少孔子三十岁。
他是个很苦的学生。孔子说过:“贤哉,回也!一箪 (dān)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年纪二十九岁,头发都白了,短命死了。孔子哭他哭得很利害。
(2) 闵损,字子骞。少孔子十五岁。
孔子很恭维他,他是一个孝子。
(3) 冉伯牛。孔子很赞美他有德行。
伯牛生了很利害的病。孔子去看他,从窗上执他的手,说:“这个人呀,有这样的病呀!真是命呀!”
(4) 仲由,字子路,卞人,少孔子九岁。
他是个很有勇气的人。他的脾气很直,起初,他总同孔子捣乱。孔子渐渐地用“礼”感化了他。他做了孔子的弟子。
孔子也赞美他,说他穿了很破的衣裳,同穿了狐貉 (hé) 衣裳的人站在一块,而不觉得羞耻的,只有子路了。
(5) 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
孔子很赞成他懂得“诗”。在孔子学生中,子夏的文学是最好的。
(6) 言偃,吴人,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
子游从孔子求学后,后来做武城的官。
孔子走那里经过,闻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地说:“割鸡何必用牛刀呢?”
子游说 :“从前,我听见夫子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 (注:儒家注重以道化民。)”
孔子说:“学生们,偃的话是不错的。我从前说的话是同他开玩笑的。”
(7) 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
子贡是一个很爱说话的人。孔子有一次问他:“你同颜回哪一个好些?”
子贡答:“赐怎敢望回呢?回听到一可以知道十,赐听到一只知道二罢了。”
子贡后来做生意,很赚了些钱。
(8) 宰予,字子我。
这是孔门中的一个比较坏的学生。有一天,宰予白天睡着。孔子知道了,就骂他:“烂了的木头,是不能雕东西的,粪土的墙壁,是不能刷上白粉的。”
(9) 有若,少孔子四十二岁。
他说过:“君子务本,本立道就生了。孝悌那些事,都是仁的根本呀!”他的脸孔有些像孔子。
(10) 曾皙。他是曾参的父亲。
有一天,孔子问几个学生的志愿。曾皙说的好:“暮春的天气,春天的衣服也做成功了。同了青年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到沂水的温泉中去洗个澡,到天坛有树木的地方去乘乘凉。唱了歌回来。”
孔子听了,忍不住赞美地说:“我赞同你的志向。”
孔子的学生很多。《史记》有一篇《仲尼弟子列传》,记孔子弟子七十七人的姓名年岁。我们上面随便说了十个。此外著名的是曾皙的儿子曾参,他本来天分不很好,但他很用功,懂得孔子“一以贯之”的道理。后来作《孝经》一书。
我们知道孔子的学生很多,而且受了他的教训而成名的也不少。孔子的教育方法怎样?我们也不妨大略说了。
《论语》上会说起孔子教育的纲目:“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
什么是“文”?文是文学。
什么是“行”?行是德行。
什么是“忠”?忠是政事。
什么是“信”?信是言语。
他的学生也各有所长,据《论语》所载,列表于下:
孔子教人,他知道的道理,没有不尽量发挥的。有一次,他说:“学生们,你以为我有些话不肯说吗?没有,我没有什么瞒着你们的。我没有什么事不让你们知道的。”这是何等坦白的态度!
有一天,孔子对子贡说:“赐呀!你以为我的学问,是一点一点学来的吗?”
子贡说:“是不是呢?”
孔子说:“不是呀!我的学问是‘一以贯之’。”
什么叫做“一以贯之”?近人胡适解说道:“孔子认定宇宙间天地万物,虽然头绪纷繁,却有系统条理可寻。”研究学问,最要紧是懂得系统条理。
学生有好处,他是要奖励的,所以他恭维闵子骞孝顺,赞美子路一句话可以断官司,赞美颜回能够乐道安贫。
学生有坏处,他也是要责备的。宰予白天睡着,他大骂了他一顿。冉求帮季氏弄钱,孔子也骂他:“你不是我的学生!学生们,大家打起鼓来攻击他!”现在的教育家,最注重学生的个性,孔子也很尊重学生的个性。
有一次,他的学生子路问他:“我们听见了一件应该去做的事,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吗?”他说:“有父兄在,应该先问父兄,如何可以听了就去做?”
后来,冉有又去问:“我们听见了一件应该去做的事,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吗?”
他说:“应该马上去做。”
他的另外一个学生,叫做公西华的,奇怪起来了,他就问孔子,为什么一样的问题,有两样的回答。
孔子说:“冉有的性子很迟缓,所以教他马上去做。仲由 (子路)的性子着急,所以教他慢一些去做。”
孔子又常常同学生讲一个“仁”字。什么是“仁”?“仁”就是完全的人格。“仁”就是做人的道理。“仁”是一方面要爱己,一方面要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