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的教育智慧》
近两周,末学连续聆听了王宝寨老师开解的《孝经》中“圣治章第九”的教育智慧,经文如是: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像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王老师的智慧开解让末学明白了下面几点:
一、什么是至孝
从经文里我们可以看到,圣治章把孝的境界推到了最顶峰。什么是至孝?小孝孝父母,大孝孝天下,至孝孝天地。周公把父母跟天地来比较,把父比天,把母比地,把父母当天地来尊重,天最高,地最广,没有比这致高的孝了。这种观念始于周公,它奠定了周公制礼作乐的基础,把自然与人统一起来,叫“天人合一”。这礼不是人自己发明的,是来自于天地自然,人的礼与天地自然之礼是相配的。人懂得礼,就耻于作恶,这是礼的作用。法不是,法是让人不敢作恶。礼是自律,法是他律。导之以德,所以有用刑法来治理民众,他是没有羞耻感的,他只是不敢。而懂得礼,他就知耻而后勇。这就礼治与法治的区别。
二、圣人教化的原理
圣人为什么可以“不严而治”,因为圣人是顺性德去教育,就好比要想长玉米,我们就得种玉米的种子。这样顺应自然本性才能教育就容易成功。人性是本善的,但现在很多人认为人性本恶。传统文化里认为利他为善,利已为恶,但现在大家不认为利已为恶。王阳明把人性善恶讲得比较透。无善无恶“心之体”,他认为心的本体是没有善恶的。心之体如眼中不能进一点灰尘一样,天地万物本来是没有善恶的。人的“意之动”才产生了善恶。人的“心之体”就是良知,人们都有良知,良知被习气所遮蔽就有了善恶。如金子助人是善,放在肚子里就是恶。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人的本性是完善的,无所谓善恶。“性相近,习相远”,习性的污染就出现了善恶。“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教的方法就是专一。
三、圣治章对我们当代教育的启示有三个方面。
1、我们的教育要水到渠成、自然和谐、润物细无声,必须遵循“因亲以教爱,因严对教敬”这样一个自然规律。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从父母那里,自然而然得到亲爱。因为“亲生之膝下”,这种亲爱从小就有。随着长大,“以养父母日严”,人们对父母就有了恭敬。这两种存心是自然而然就有的,我们顺着本来就有的性德去教育,把他们唤醒,一个人就有了爱敬之心。这也是教育学里的循序渐进,就是把“爱”和“敬”这个存心做为做人的基础,顺着这样一个规律去教,“因亲以教爱,因严对教敬”。如果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顺应这样一个规律,那么达到的效果就会很好,那就是“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如果违背这个规律,就会出现严刑酷法似的教育,就会在教育管理中出现许多的矛盾与问题。
2、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内圣外王”
做到了“内圣”才有可能“外王”。儒家把人的境界层次分为:圣人、贤人、君子、士人,再下面是小人。我们教师真正要把传统文化落实到位,要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要把自己的爱和敬升发起来,学生就如教师的一个环境,我们如何呼,他就怎么应。“内圣”是一个教师的最基本的、最核心的修养,是每一个教师努力的目标。教师自己做到“内圣”,才能收获孩子们良好的反应,就是“外王”。
如何做到内圣呢?就要做到君子的标准,即”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这六条要做到,要让我们的言谈举止能让孩子们去效仿,这很不容易。我们有时学了很多传统文化的理论,可是我们还是做不到,为什么呢?其原因就是我们控制不了自己脾气。这个怨、恨、恼、怒、烦去不了。我们要降伏自己的傲慢心,调伏自己的习性,要自己不发火,不生气,这本身是就很难的事,所以我们做到包容就很不容易。传统文化里,忍辱的功夫是练就自己的最重要的环节,这个忍并不是强迫自己去忍,忍的意思是认可,是认可这个辱,这样心中自然就不会有怨恨。一个老师的心量决定了他的师德标准。一个老师真正力行《弟子规》,也是不容易的,因为每天都会面面临各样的事,面对烦杂的琐事,而心却如如不动,一直保持一种纯净纯善的状态,永远不生怨恨心,这就是一种修练。教师做到这六条,言行举止,仪表仪容,都能做学生的表率,存心善良、我们教师对学生也要有一份恭敬,尊敬每一个生命,一个教师能够真正做到这些,结果就会不一样,你就“内圣外王”。
为什么教师真正做到“内圣”,就一定会“外王”呢?因为真正做到这六条,你就能“以临其‘生’。是以其‘生’畏而爱之,则而像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畏是敬畏,学生又怕你,又离不开你,并且效法你,这样的时候,师生关系就密不可分,到了这种程度,老师对学生一些具体态度、行为,学生都愿意接受。
3、“惩戒”与“体罚”怎么处分
其实最关键的就是看你的存心。你要是存心是想成就他,是一种爱的表达,结果是学生心悦臣服的接受,那它的作用就是“惩戒”。如果你的存心是报复,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孩子是被迫的接受,其结果是学生产生怨恨,那就是“体罚”,即使没有进行身体上的惩罚,心灵的惩罚那也是“体罚”。
四、反躬自省
班主任这个工作是幸福还是负担,真的是看一个教师德业的深浅。一个德业不够的老师,会觉得班主任工作是一个非常折磨人的工作,甚至会认为是一个短命的工作。真的,一个班主任的工作量是无法统计的,尤其是一个负责任的班主任。如果我们教师不能真正顺应自然规律去教化学生,不能从孝道开始,启发孩子的爱心与恭敬心,同时也顺应自然的规律,来培养自己的爱心与恭敬心,那他就很难达到一个自身的和谐统一,更难达到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统一。他的内心永远是矛盾的,纠结的。工作与家庭的矛盾、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忠孝不能两全、自己的心跟不上身体的脚步,身心疲惫、荣辱得失给自己带来的困扰,一切的一切,都起因于我们没有“循道而行”。正所谓不“内圣”,不可能“外王”。就不可能与外界和谐地呼应。所以,一个教师如果不能从自身修养上不断地提升自己,遇到境界,就免不了陷入泥潭,让自己的身心受损,更有可能伤害别人,尤其是学生。
老子的《道德经》就是教人们既能处顺境,也能处逆境。《孝经》又何尝不是如此?都是强调的顺应自然的规律,吸取天地的精神,不违约地做人。如果懂得了这些,你会觉得好多好多的烦恼都是不必要的。工作与家庭怎么会矛盾呢?不都是教育吗?不都是孝吗?上行下效,你自己做好就行了,父母开心了,孩子效法了,学生呼应了,应该说工作与家庭两者是完全统一的,我们做的就是同一件事。就是把“爱与敬”用于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哪有什么矛盾?我们有了“爱敬”之心,又怎么会在乎付出之后有多少回报呢?学生一下子不能醒悟,不能打开良知,只能说明两点,一是教师的德行不够,不能感化学生。二是学生受的污染太深,他就有如一个囚徒,深陷暗室里,见不到光明,可怜得很。无论是哪种原因,教师都应该是用不着烦恼的。德行不够,就应该更加精进,加强自修。孩子可怜就应该想更多的办法去帮他,而不是生怨恨心。若说忠孝不能两全,《孝经》里解释得很清楚,“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就是说从一国之君到平民百姓身份地位虽然不同,但是该尽的孝道没有差别,都是从侍奉父母到成就自身德业而没有止尽的。如果一个人因身份地位的差异而忧虑无法尽孝,那是绝对没有的事。所以我们若是以工作忙为借口,而没有时间尽孝,这是很可笑的。懂得了这些,我们就不会把忠与孝对立起来,不“孝”哪来的“忠”?“忠”的原点是“孝”,因为“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我们为什么常常心灵跟不上身体的脚步而觉得身心疲惫?就是因为如果我们的心灵没有成长,而面临的诱惑却是日益增多,欲望日益膨胀,我们的心就会很累,我们的身心就不可能处于一个宁静祥和的状态,健康也就会出问题。而反过来,我们就能做到“宠辱不惊”,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对己对人就是相当有益的。
现在我们学校正处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最艰难的时期,无论是哪一件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顺利,而《圣治章第九》的教育智慧就好比为我们这些发心做传统文化的同道们送来了一盏明灯。大道至简,它的道理其实就是一个“孝”,做好了“孝”就是顺了“道”,做好了“孝”就能家业兴旺,做好了“孝”就能做好教育,做好了“孝”就能忠顺不失,做好了“孝”就能治国、平天下。“孝”就是一把********,那我们还等什么呢?赶快拿这把“孝”的钥匙去打开所有的心灵之锁。如果打不开,还是回过头来做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