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關於誠敬儒資訊中心文化服務產品服務文化樂園招商加盟招賢納士聯繫我們
 
文化乐园
    德育故事     经典精读     儒家有约     圣贤恩泽     修学次第     善文赏析     其他资料下载    德音雅乐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为:首页 >> 文化乐园 >> 德育故事
 
小故事真智慧 21
作者:《小故事真智慧》 发表时间:2013-02-20 浏览次数:1435 次

第三部分 生活集锦 第二段

杞人忧天

  有一个实验研究的结果,是百分之五十的烦恼是烦恼未来,百分之四十的烦恼是烦恼过去,只有百分之十是当下的。他们做实验,让所有的人把现在烦恼的事写下来,然后放入抽屉。一个星期以后,他们又来上课,把上个星期的烦恼事拿出来。一看,百分之九十都是不需要烦恼的。好!再放回去。又过了两个星期(总共三个星期)再拿出来一看,如何?统统不需要烦恼。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杞人忧天”,如此耗掉我们很多的时间跟金钱。所以,应该要努力的是增长智慧,人生才会少走冤枉路,因此投入学习的时间绝对不能减少。

尊亲竭敬

  有一次,我去找一位朋友,刚好他面临人生的抉择,要从一所私立大学转到公立大学,他正在跟他父亲报告此抉择,希望父亲能支持他这样做。我进去的时候,他刚好讲到一半。他就说:“你先请坐,我先跟父亲把话说完。”那时我坐在旁边,看到一个孩子恭恭敬敬地在跟他父亲报告他现在的工作状况。那种礼敬的态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相信他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薰陶,也会是一个翩翩君子。我们回想一下,现代的年轻人在做出人生抉择之前,是否征求过父母的意见?有没有把自己的情况跟父母讲清楚,减少父母的担忧。假如父母常常不知道孩子在做些什么,父母不知要操多少心!所以,当一个人真正对父母很恭谦的时候,确实会感动身旁所有的人。

亲恩难报

  当一个人能深刻体会父母的恩德,他的心境就自然柔软,自然恭敬。记得我姊姊出嫁的时候,因为我是独子,所以是我去帮姐夫开门。有很多迎娶的礼仪,这些礼仪都有其意义存在。其中有一个礼仪使我的印象最深刻,就是迎娶的最后,我的姐夫带着姊姊拜别我的父母,我就在旁边观礼。当姊姊跟姐夫跪下去的时候,我的父亲眼泪瞬间迸发出来,我的眼泪也流出来了,在那个时刻我感受到了一个为人父亲的心境。父亲照顾女儿二十多年,不知道操了多少心,不知道挂碍了多少事情,念念都希望孩子长得好,书念得好,能有个好归宿。所以,父亲那一滴眼泪,是从内心得到了这么一点安慰,今天终于帮女儿找到了好归宿,所以那是一滴欣慰、感动的眼泪。
  而父母对于子女的关怀、辛劳,是不是嫁出去就不操心了?不是,而是一辈子的爱护。所谓“母活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母亲纵使活了一百岁,八十岁的儿子在她眼里还是她的小孩。当我的内心感受到一位为人父亲的辛劳,我就告诉自己,父母的恩德尽此一生都报之不尽,绝对不能再对父母讲一句忤逆的话、讲一句不恭敬的话。因为有这一份体会,自然而然看到父亲就会心生恭敬、心生欢喜。我们要念念把父母的恩德放在心上,就会“诚于中,形于外”,我们恭敬的言语跟行为就会表现出来。

要善体朋友之亲心

  “将入门,问孰存。”每当我们要进入房间的时候,一定要先敲门,看看有没有人在,假如直接进入,就显得很唐突。再扩大一点,譬如说要去拜访朋友,“问孰存”就是先了解一下他家里有哪些长辈?有哪些家人?问了以后再去他们家,也会觉得很亲切,不会陌生。一进门,还可以就我们了解的事情,关心一下,譬如说:“伯母,您前一阵子感冒了,现在好多了吧!”俗话说:“见面三分情”,如此就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当他的孩子跟你非常熟悉时,他的父母对你的品德若了解得很少,也会挂心。所以,我交朋友的一个习惯,很熟的朋友一定要到他的家里去拜访,让他的家人对我也很熟悉。
  我记得在高中的时候,我有一个很好的同学,跟我走得很近,他是男生。因为常常在一起读书、一起做事,他的母亲就很担心。为什么他的母亲会担心?因为那个时代已经有同性恋出现。因此,我会主动去拜访他的父母,让他们了解儿子正在交往的朋友,他们就安心多了。
  有一次,我要去一个朋友家里,我的朋友可能会直接跟我出门,如此就错失了跟他父母交流的机会,所以我就买了一篮苹果。到了他家门口,他夫妻已经准备好跟我出去了。我就说:“都已经到你们家了,不进去不合乎礼仪,何况我又拿了一篮苹果,这么重!”他们夫妻就跟我上楼去。一上楼,他的父母一看到我也很高兴,坐了差不多两三分钟,他的父母马上说:“你们一定有事要办,赶快去,别耽搁了。”其实长者都很慈祥,会替我们着想。当天晚上他打电话来,说他母亲要请我吃饭,我就很欢喜答应了。
  过没几天就去他们家吃饭。他母亲说,今天全桌都是素菜,她为我专门煮了素菜。吃完饭以后,我跟他的母亲坐下来聊天。因为他的妹妹生了个女儿,都是外婆在带,外婆难免会比较宠爱。他的母亲也知道我在国学启蒙中心,所以跟我讨论一些教育孩子的问题,提到一些比较关键的情况。当我跟他母亲讲到,夹菜要先夹给谁,及教育孩子的态度,他母亲也很能接受,觉得很有道理。我这个朋友在旁边说:“早就跟你讲不能这样教,你就是不听。”是否需要这样讲?不用!这样让母亲多没面子,要沉得住气,“一切法得成于忍”。从此地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易子而教”的好处,因为家里的人太熟悉了,可能很多话听起来都变成老生常谈。但是透过身旁的亲朋好友,再把这些话讲出来,效果就会非常好。因此,要广结善友,对我们的家庭、人生都会有很微妙的帮助。

尊师重道

  中国的道特别强调师承。我的老师释净空教授,他到台中就教于他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师对他说:你要跟我学有三个条件,你能遵守,我才能教你。第一是只能听老师一个人讲;第二是所有要看的书都要经过老师同意才能看;第三是你以前所学的我一概不承认。释净空教授那时已经在讲课,他的老师却说,你以前所学一概不承认。
  我们细看这三条。我们不能只看到严格的规定,要看规定所带来的影响和利益,我们才能安心遵守。为什么第一条是只能听老师一个人讲?因为我们还没有契入真实学问,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你接触的东西愈多,到最后会无所适从。听一个老师是一条路,听两个老师是两条路,听三个老师是三岔路口,听四个老师是十字街头。我们细细去观察周围很多喜欢看书的人,他看了三年、五年,你是否发觉他的思考可能愈来愈混乱。所以,“教之道,贵以专”,教跟学是一事之两面,学之道也要“贵以专”才行。
  第二条是所接触的书一定要老师同意,那是对学生的爱护,让他的心专注,不杂乱。专注才有定,定才能开智慧。第三条是以前所学一概不承认,用意何在?所谓半瓶醋响叮当,半吊子最难教。所以,老师要他全部放下,把心中的东西倒空,用一个虚心谦卑的态度来受教,这样才能学得好。因此,这三个条件有很深远的意义。
  我的师长答应了,他守了三个月后非常高兴,心愈来愈清净,而清净心能生智慧,能生觉照。所以,他跟老师说:“我不止要守五年,我要再加一倍,守十年。”我们跟着古圣先贤学习时,也一定要做到这三个条件,不能看一大堆杂书,一定要遵循老路子走,不然可能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们要找老师,要跟着老师好好学习,这个“跟”不是身体跟,而是心要跟,老师教一句,我们就要去落实一句。所以,我们能否跟圣贤人学得很好,最重要的是要好好提升自己的好学、恭敬的心境,来对待经典,对待善友,对待善知识。

师志如己志

  我的师长释净空教授是“师志如己志”,把老师的志向完全当作自己的志向。他已经八十岁了,还在世界各地为了宗教的融合,为了世界的和平,而不断奔波。有一次老人家在讲课的时候提到,他说:“你们这些年轻人要发利益众生之心,我年纪都这么大了,还在全世界奔波;有没有哪一位年轻人愿意出来,多为这个社会、国家、世界多做些事。假如你们愿意,我愿意给你们磕头。”当时听到师长这样的谈话,我们做学生的确实感到非常地惭愧,能遇到这样的好老师指导,应该珍惜。

兄弟睦孝在中

  我很幸运有两个姊姊,特别照顾我。我的大姐刚好跟我是同一个大学,记得那时我身体不太好,要吃中药。中药很大一包,要熬一个多小时,从一大锅水煮成一小碗。我那时是大学一年级,住在宿舍里,不方便熬中药。我姊姊住在校外,每天早晚帮我熬两次。熬好之后,她就从校门外走很远的路,端着这一碗热腾腾的中药,到我们男生宿舍。男生宿舍是“女宾止步”,她不能进来,她就走到我宿舍的窗户边给我敲窗,叫我去吃药了。我看到那一幕,病就好一半了,赶快跑出来喝下充满姊姊关爱的这碗中药。我们姐弟之情非常地深,也由于姐弟情之深,确实也令父母非常放心,所以“兄弟睦,孝在中”。
  人的一生有两种力量是完全不求你的回报,会在你的人生过程中,时时给你强大的力量,就是父母跟兄弟姐妹对你的支持。所以,我在推展中国文化的过程中,都不会觉得有挫折感,常常觉得背后有无穷的力量在推动我。

亲仁

  我到澳洲去读书时,有一位长辈比我父亲年岁还大。在澳洲期间,他胃出血吐了很多血块出来。他走到我们学院的时候,我刚好遇见他,看他整个脸都苍白了。我就赶快去通知当地的工作人员,把他送到医院去,幸好没有什么大碍,只是需要好好调养一段时间。因为我们是去上课,每天都有很多课程,这位长者就必须有人照顾。我就自告奋勇说:“让我来照顾,我要体会一下孝养父母的感受。”我跟父母住过一段时间,很多朋友说:“你好孝顺,都跟父母一起住。”我很惭愧,因为我父母身体比我还好,表面看是我照顾他们,其实都是他们照顾我。在澳洲有这个机会,有长辈生病,我可以落实“亲有疾,药先尝”,“晨则省,昏则定”,时时知道他的需要,我就很欢喜。虽然课程没有学习到,但是我们可以透过照顾这位长者,把学到的东西真正做到。
  因为他胃已经受伤,不能吃不好消化的食物,必须从给婴儿吃的那种麦麸开始吃起,而且差不多两小时左右就要吃一次。我就开始学习照顾长者,两个小时就帮他煮一碗麦麸给他吃。那位长者,我很高兴,我陪着他养病。因为这个因缘,我在这位长者身上,学到很多的处事待人的道理。这位长者虽然是工人,但他带过很多国家的工人,他都是身先士卒。工人在生活当中很拮据的时候,他都会慷慨解囊去帮助他们,也从来不会想跟他们要回来。
  在这段过程中,我亲近了一个仁德之人。虽然他是一位体力劳动者,但是他却很喜欢中国文化,还写了一手很好的小篆字。我们要礼敬一切人,因为很多卧虎藏龙都在我们身旁,只是自己不知道。假如我们能不断保持恭敬心,确实会处处遇到贵人,就能体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摘自《小故事真智慧》)

顶部
 
南京诚敬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苏ICP备14059449号
電話:025-58553676 傳真:025-84369466-888 郵箱:cjrwh@sohu.com
公司辦公地址(新):南京市六合区雄州工业园农商街228号诚敬儒文化
华北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华中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华南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淘宝及客服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